“社区的暑托班不仅解决了像我这样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的难题,丰富多元的课程也启发了家庭育儿的理念,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!”暑期开始,面对双职工家庭再次陷入的带娃难题,在南京建邺区兴隆街道奥体社区暑托班的开营礼上,一位家长为社区点赞说。
记者获悉,建邺区兴隆街道奥体社区和香山路社区开办的暑托班通过提升品质,不仅解决了部分新就业群体、困境家庭、双职工家庭的暑期带娃难题,也凭借多元特色课程和贴心服务,增强了“入托”少儿的综合素养。
五年暑托 细节改进以求对孩子最有益
奥体社区和香山路社区的暑托班均开办五年之久。连续多年开班的最大优点就是利于“迭代”,实现让少儿乐学爱学、学有所得,对少儿成长有所助益的效果。
从最开始一周顶多一节手工课程,到如今每周雷打不动两节手工课,从最开始的一周不到一次户外实践,到如今的每周两次外出……兴隆街道奥体社区暑托班每周五设置“周会总结”,课上除为参与少儿设置互动游戏,也请他们童言点评本周课程,提意见讲想法,社区和合作办班的社会组织再根据少儿的爱好进行课程调整,在原有辅导暑假作业、开设讲座、阅读经典等传统内容外,增加了孩子们喜爱的手工课程和户外实践项目。
展开剩余74%记者看到,仅7月7日—11日当周,奥体社区的暑托班就设置了“手摇发电机科普手工DIY”“巧手筑舰保江河科普手工DIY”并参观社区的共建单位——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江宁水上巡逻警队等4场手工和户外探索。
开班前精心设计问卷调查,请家长就少儿的饮食喜好禁忌、性格特长、托管希冀逐一填写,根据少儿的性格兴趣设置课程,根据饮食喜好准备午餐,根据家长希冀定下开班实践项目等,保障少儿吃得满意,让家长感到孩子“托得安全”……除课程设置外,兴隆街道保障辖区暑托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,力争将优质暑托服务送给辖区有需要家庭。
家长点赞 暑托班提升了宝贝的综合素养
“我们感受最深的,是社区的暑托班不仅停留在托管层次,它甚至连带提升了我们这个小家的教育水平。”奥体社区少儿核桃的妈妈陆娟娟对社区暑托班赞不绝口。
陆娟娟是一名二孩妈妈,她和丈夫平时工作繁忙,老大核桃只有6岁,老二才4岁半,每到寒暑假,都是她和丈夫在工作和带娃之间严重拉扯的时候,“分身乏术,忙到焦头烂额”。但自从去年将老大托管给奥体社区的暑托班,老二也不时送过去“蹭课”,这位宝妈突然发现自己的暑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时光。
暑托班不仅解决了她和丈夫的带娃之苦,更让她惊喜地发现:老大核桃经过两届托管,不仅交到了新朋友,参观走访南京多家场馆提升了爱国情怀、文史知识水平,参与各项活动增加了集体荣誉感,更因暑托班的科普课加深了对科技的兴趣,并通过课外进一步学习获得了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。
“在我看来,社区的暑托班不仅提供看护,更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引导,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、开拓视野、交友交流。”兴隆街道香山路社区一位宝妈总结说,社区联合社会组织、共建单位、银发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共同开办的暑托班已不仅仅是托管,在解决部分家长暑期带娃难的基础上,它更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、促进少儿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又一阵地。
记者时评:
政府开办的暑托班,托“管”更要托“育”
当双职工家庭陷入“暑假带娃焦虑”,南京建邺区兴隆街道的暑托班却用五年时间成长成熟。这绝非仅是解决“无人看护”的权宜之计,它甚至以独特姿态嵌入教育版图,成为弥合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内容的“第三空间”。
奥体社区每周雷打不动的两节手工课、两次户外探索,香山路社区令人惊叹的液氮实验、机器人表演——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,并非学校知识的简单重复,亦非家庭场景的有限延伸。它们填补的是当下教育体系中普遍稀缺的养分:从动手实践的创造力激发,到科学探索的思维启迪,再到历史场馆中家国情怀的浸润。当孩子们因“手摇发电机DIY”雀跃,在长江航运公安局的参观中拓宽视野,其综合素养之根脉已在多元滋养中悄然延展。
暑托班的成功之道,更在于其构建了一个超越物理空间的“社区教育共同体”。那些耐心辅导作业的大学生志愿者,以书法传递文化温度的老党员,用朗诵点燃语言魅力的社区党员——这些来自社会的多元力量,将暑托班营造成一个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文化传承场域。更妙的是,家长们在接送间隙的交流,无意间编织起一张邻里教育的互助网络,家庭教育的边界也由此被温柔打破。
这表明,政府主导的暑托班如果注入“育人”灵魂,完全有可能成为教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其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了暑期“看护难”的痛点,更在于探索出学校、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的可行路径。这正是优质暑托班的深远意义:它托举的不仅是孩子安全无忧的假期时光,更是以社区为基座,托起了少儿成长所需的综合素养。当政府以匠心与温情搭建这样的平台,教育便超越了课堂与家门的藩篱,成为一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共育之爱。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
发布于:江苏省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